膀胱癌的研究发现

文章简介:膀胱癌是发病率很高的癌症,虽然恶性程度没有那些最厉害的癌症高,但是膀胱癌有这别的癌症所比不上的复发性和转移性,转以后治疗难度会增大。

膀胱癌是发病率很高的癌症,虽然恶性程度没有那些最厉害的癌症高,但是膀胱癌有这别的癌症所比不上的复发性和转移性,转以后治疗难度会增大。

膀胱癌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,尽管其恶性程度不及肝癌、胰腺癌、肺癌等,但最让医患双方头痛的就是其居高不下的复发率与转移率,一旦发生转移,治疗的难度便大大增加,预后也不甚理想。

膀胱癌极易发生复发和转移,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究竟是什么?研究发现,一种称为PPM1A的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十分常见,但部分患者该基因表达减少甚至缺失。然而恰恰是这部分患者,最终出现了复发和浸润转移,由此可见PPM1A基因在膀胱癌的发展与转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
科研人员通过构建膀胱癌皮下种植瘤和肺转移瘤模型,证实PPM1A基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。为此,科研人员进一步筛选了PPM1A作用的下游基因,发现了一组与上皮间充质转化(EMT)密切相关的基因,从而证明了PPM1A基因对膀胱癌浸润转移的调节是通过影响EMT相关基因来实现的。

最终科研人员得出结论:一旦PPM1A基因表达减少或缺失,上皮间充质转化基因就会激活,原本受限于膀胱基底膜的肿瘤细胞就会变成间充质细胞,进而顺利地穿过基底膜封锁向深部组织蔓延。

专家认为,该研究将使早期预测并评价膀胱癌复发与转移的风险成为可能,对于易复发和转移的患者,可以及早予以个性化的治疗和干预。

(责任编辑:编辑10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