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清热解毒法治疗肿瘤
文章简介:中医认为热毒蕴结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病理之一。《灵枢,痈疽》中说:“太热不止,热胜则肉腐,肉腐则为脓,故名曰痈。
(1)立法依据:中医认为热毒蕴结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病理之一。《灵枢,痈疽》中说:“太热不止,热胜则肉腐,肉腐则为脓,故名曰痈。”
《素间‘玉真要大论》又说:“诸痛痒疮,皆属于心。”《医宗金鉴。外科心法痈疽总论》申说:“痈疽原是火毒生,经络阻塞气血凝。”指出疮、疡、痒、肿都与火毒有关,都是由火毒致经络阻塞,气血凝滞所致。《外科正宗,瘰疬论》云:“热毒者,天时亢热,暑中三阳,或内食膏粱厚味!酿结成患。”说明瘰疬所生是外感热毒,或内伤饮食、毒热内结,痰阻气滞,蕴结而成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·舌部》论舌疳:“此证由心脾毒火所致。其证最恶,……舌本届心,舌连属脾,因心绪烦扰则生火,思虑伤脾则气郁,郁甚而成斯痰。”将舌形的病理归为心脾毒火所为。并在失荣证中记载:“失荣证,生于耳之前后及肩项。其证初起状如痰核,推之不动,坚硬如石,皮色如常,日渐长大。由忧思、恚怒、气郁、血逆与火凝结而成。”可见中医文献中多认为肿瘤与火毒内结有关。
由于肿瘤的机械压迫,致使脏器的管腔、血脉受压或梗阻。造成脏器功能失调及气血循环障碍,则易发生感染。同时肿瘤本身血液供应不足,引起组织坏死、液化、溃烂而伴发炎症,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也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癌性发热。此时的病机特点即中医所谓热毒蕴结、热毒炽盛。治疗正如《素问,至真要大论》
所指出:“治热以寒”、“热者寒之”。应采用清热解毒法。用寒凉药物来消除发热因素,即消除或降解体内寿素,消除炎症,而达泻火解毒、清热散结等作用。现代研究表明清热解毒法具抗炎、杀菌、排毒、退热及增强免疫等作用。由于炎症或感染往往又是促使肿瘤恶化和发展的因素之一,因此在肿瘤治疗中突出清热解毒法,也是防治肿瘤恶化和发展的关键。
(2)适应证:肿瘤病人的热毒蕴结证,热毒炽盛证。临床常见身热头痛、目赤面红、口干咽燥、五心烦热、尿黄便秘、肿瘤局部灼热疼痛、舌质红、苔薄黄、脉数或细数。
(3)常用药物:白花蛇舌草、金银花、野菊花、连翘、半边莲、半枝莲、七叶一枝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鱼腥草、板蓝根、败酱草、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苦参、山豆根、龙胆草、石上柏、土茯苓、革蔣、知母、大青时、马齿苋、鑫头翁、人工牛黄、鸦胆子等。
(责任编辑:编辑101)
- 上一篇:择良医选好药癌症可康复
- 下一篇:中医以毒攻毒法治疗肿瘤